智慧水務管理系統架構
發布時間:
2022-09-28
智慧水務,是由數據采集儀、無線網絡、電磁流量計、電磁水表、水質監測儀等在線監測設備獲取城市供排水系統的實時運行情況,并采用數據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水務管理部門與給排水設施,形成城市水務物聯網,并可將大量水務數據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并給出相對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法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工作流程,最終達到智慧的狀態。

智慧水務管理系統架構:
智慧水務的上層(決策層D)城市管理者能夠知道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包括針對人口、GDP、污染物的承受能力,城市發展規劃中需要為水資源、水環境平衡預留的空間,實現人和水環境的和諧、持續、優化的發展能力。
智慧水務的中層(管理層M)城市中各個與水相關的職能部門,如水源地、供水部門、排水部門、河道管理部門、供排水管網、水污染監測、防洪排澇、節水職能部門。需要研究創新的運營管理模式,逐步實現各種類型涉水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運營與管理。
智慧水務的底層(執行層O)主要是優化執行問題,即的基本目的是將智慧賦予人之外的系統,使之具有一定程度的識別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將人從各種類型簡單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實現少人或無人化運行。
實現智慧水務的基礎是重構與整合各種類型技術要素,使之成為高效、統一的有機體。專業化的軟件是實現上述過程的核心,所以智慧水務必然是數字化的過程。綜合調度指揮系統通過對水務企業大數據的整合,實現企業生產、運行、營銷、服務、管理等關鍵KPI指標進行抽取、展示、分析、挖掘與決策,建立基于水務大數據的企業運營量化指標體系,實現水務生產運行的科學化調度,以及日常辦公的績效考核;同時對重大爆管事件、源水污染事件、管網水質事故、冰凍寒潮災害等建立演練與應急預案,實現重大事故下的高效、科學、智能決策與應急指揮。
二次供水管理系統城市化建設迅速,高層住宅供水依賴小區加壓泵站。二次供水遠程監測系統是城市供水遠程監控與調度管理系統中的子系統。調度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遠程監控社區壓力泵站設備的工作,及時發現停水、壓力不足、水質超標、人員入侵等異常情況,大大提高了供水服務的質量。
供水管網監測系統在線監測系統是以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性在線監測系統。包含水質在線監測、壓力在線監測、流量在線監測。
GIS綜合管理系統城市地下各種類型管線是一個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利用地理系統可以實現各種類型專業管線、管孔、管件、井蓋等信息輸入、查詢、橫縱剖面及各類專題圖繪制、地形和各專業管線圖幅自定義及圖幅輸出等功能,系統可提供準確可靠的地下管線的分布、走向、埋深等狀態信息及各專業屬性信息,為城市地下各種類型管線系統的精細化管理和深層次應用奠定基礎。主要實現功能包括:管網預覽、查詢統計、管網運維、管網搶修、任務派發、爆管事故、報警監控、應急指揮、關閥分析、爆管分析等。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